(一)阅读《秋水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文后问题。
秋水时至,百川灌河。泾流之大,两涘渚崖之间,不辩牛马。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,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。顺流而东行,至于北海,东面而视,不见水端。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,望洋向若而叹曰:“野语有之曰:‘闻道百,以为莫己若者。’我之谓也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始吾弗信,今我睹子之难穷也,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,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。”
1.本段描写了哪两种景象?(2分)二者的关系是什么?(4分)
2.从这段话来看,《秋水》这篇文章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讲道理的?(4分)
3.这段话中,包含并演化出的两个成语是什么?(4分)
(二)阅读辛弃疾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的下片,然后回答问题
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!倩何人、唤取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?
1.“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”三句的含义是什么?(4分)
2.词人借“树犹如此”这个典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?(4分)
(三)阅读以下内容,回答问题
我是你簇新的理想,
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;
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;
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;
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;
是绯红的黎明
正在喷薄;
——祖国呵!
(——选自《祖国啊,我亲爱的祖国》)
1.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?(4分)
2.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?(4分)
3.这节诗中的“你”和“我”是什么关系?(4分)
4.这节诗句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祖国?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(4分)
河北专接本声明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处理。
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